弹劾秦桧
绍兴二年(1132)秦桧向宋高宗提出“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策略,主战派大臣谢克家、綦崇礼等力斥其荒谬。赵构皇帝是“北人”,朝廷中众多大臣和士兵也是“北人”,如按秦桧之策,南宋朝廷岂非解体?这实在是亡国之举措。
谢克家是朝中德高望重之人,他审时度势,德才兼备,办事稳健,又是拥立高宗即皇帝位的功臣,高宗对他很尊重,家国大事每每征询于谢克家。参知政事谢克家上疏弹劾秦桧,并上《褫职告词》,揭露秦桧险恶用心, “耸动四方之听,朕志为移,建明二策之谋尔材见可”,求皇帝罢免秦桧之职。高宗亦说:“南人归南,北人归北,朕北人,将安归?”甚是不悦,于是命兵部侍郎綦崇礼撰《秦桧罢右相制》。
綦崇礼处事谨慎,当即恳请皇帝先在纸上写下旨意,他可按圣意起草。高宗皇帝顺手抓过一张纸,写下数条秦桧罪状,以为綦崇礼撰《制词》之用,交于綦崇礼。綦宗礼憎恨秦桧卖国行径,还未到翰林院,在路上斥责秦桧制词已成。其中有云:“自诡得权而举事,当耸动于四方;逮兹居位以陈谋,首建明于二策。罔烛厥理,殊乖素期。
念方委听之专,更责寅恭之效,而乃凭恃其党,排恨所憎。进用臣邻,率面从而称善;稽留命令,辄怵以交攻。岂实汝心,殆为众误。顾窃弄于威柄,或滋长于奸朋。方悉屏除,尚图改事,遽辞机政,屡却封章,诏谕莫回,留换难强。”制词揭秦桧罪恶用心无遗,一旦昭告,天下传诵,秦桧遂被罢官。
綦崇礼将高宗所写“御笔”保存起来,常常取出公示于众人。因此,秦桧对綦崇礼十分痛恨,必欲除之而后快。
文友
谢克家与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关系非同一般,谢克家的母亲与李清照丈夫赵明诚的母亲是亲姐妹,谢克家与赵明诚是表兄弟,他年纪长于明诚。据载,山东益都仰天山摩崖题刻中,谢克家与赵明诚同题的就有四处之多。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在宋徽宗时曾官至宰相,为人正直磊落。赵明诚与谢克家的弟弟谢克明亦是挚友。
据《金石录后序》记载,李清照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底避乱南逃,“弃衣被,走黄岩”,曾在黄岩灵石寺谢克家家小住。然后奔赴章安,找她的弟弟李远,再一起去温州,返越州(今绍兴)。谢克家擢升参知政事居临安(今杭州)时,李清照也被弟李远从绍兴接到临安居住。李清照经常到谢府拜访谢克家,与其谈诗论画。据《李清照全传》所载,绍兴四年七月的一天,谢伋来请李清照,说父亲因病居家,想找你谈件心事。李清照赶去谢府,谢克家告诉她,你在绍兴被盗的“蔡氏帖”有着落,年前有临安法慧寺僧人请我为其题跋,他说是受人之托,我知道这是你的被盗之物,但思量再三,最终还是研墨为其题词:“姨弟赵德甫,昔年屡以相示。今下世未几,已不能保有之,览之凄然。汝南谢克家。癸丑九月十一日,临安法慧寺。”谢克家又说,我将不久于人世,而这件宝物大概是不可能再回到你的身边的,希望你能想开点。
“蔡氏帖”即是蔡襄《进谢御赐书诗卷》,是赵明诚李清照夫妇最珍爱的藏品,上边有北宋书画大家米芾的题跋:“米芾于旧翰林院曾观石刻,今四十矣,于大丞相天水公府,始目真迹。书写博士米芾。”宋时,蔡襄、米芾、苏轼、黄庭坚合称“四大家”。米芾与蔡襄都有墨宝送给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赵家都当传家之宝珍藏。
北宋灭亡后,李清照赵明诚举家南逃。费尽心血搜集收藏的金石书画在青州丢了十几箱,去洪州避乱时再丢了大半,在剡县(浙江嵊州)又丢,难得几件极心爱的书画随身携带,不幸又在绍兴被盗。至此,李清照赵明诚夫妇搜集的金石书画等文物丧失殆尽,回首往事,李清照如剜肉般痛苦,但在谢克家面前,她仅浅浅一笑:“我能活到今日,国破家亡颠沛流离,世间凡事皆经历了,还有什么想不开啊?”
谢克家听闻,亦浅浅一笑:“人生当如此。”
谢克家和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关系也非一般。朱熹的父亲朱松是经綦崇礼与谢克家的共同举荐,官拜秘书省正字、吏部侍郎。后朱松上书皇帝极力反对秦桧议和,得罪了秦桧,遂被罢官。绍兴二十一年夏,朱熹奉母亲之命专程到黄岩灵石寺祭拜谢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