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就]
文学成就
叶梦得的创作活动,以南渡为界,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词不出传统题材,作风婉丽。其词集第一首〔贺新郎〕词,相传为应真州妓女之请而写,播于歌者之口,正代表他早期词作的格调。但这类词在《石林词》中为数甚少。关注说他“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题石林词》)集中所存,大抵属此,如毛晋所说“不作柔语殢人”(《石林词跋》)。可见他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学习苏轼词风,用词抒发家国之恨和抗敌之志。如〔念奴娇〕“云峰横起”就完全模仿苏轼“大江东去”,并用原韵。〔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更将苏诗组织入词。他写景是“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念奴娇〕),咏怀是“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水调歌头〕),与张元干、张孝祥等词人一样,都是辛派词的先驱。苏轼词的豪放,原本包括沉雄与清旷两个方面,叶梦得也有不少清旷之作,如“生涯何有但青山,,小溪湾,转潺湲;投老归来,终寄此山间”(〔江城子〕),“柳絮尚飘庭下雪,梨花空作梦中云,竹间篱落水边门”(〔浣溪沙〕)。当然他的成就尚不能与苏轼比肩。恰如王灼所言,在苏派词人中晁补之、黄庭坚是学苏而得其七八分者,而叶梦得则得六七分(《碧鸡漫志》卷二)。
叶梦得兼善诗文。其诗如翁方纲所评:“深厚清隽,不失元祐诸贤矩矱。”(《石洲诗话》卷四)他学问博洽,精熟掌故,藏书又富,于《春秋》《礼记》《论语》《孟子》诸书,均有辨释著述。《石林燕语》10卷与《避暑录话》2卷,记叙朝章国典、旧闻时事,足以资考证,补史缺。又有《石林诗话》2卷。方回说它“专主半山,阴抑苏黄”(《瀛奎律髓》卷二十四),实则“其所评论,往往深中窾会,终非他家听声之见、随人以为是非者比”(《四库全书总目》)。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石林总集》100卷,《建康集》10卷,《审是集》8卷。今仅存《建康集》8卷。其词当时即单集刻行。《直斋书录解题》著录《石林词》1卷。流传有吴讷《百家词》本,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叶德辉《石林遗书》本。《全宋词》据紫芝漫抄本增补,共辑存词102首。
叶梦得不仅仅是一个词人,也是一个博学的经学家。他通春秋学,博采唐啖助、赵匡及宋孙复的学说,著成春秋《谳》《考》《传》三书。《春秋谳》二十二卷(永乐大典本),是书抉摘三《传》是非,主于信《经》不信《传》,犹沿啖助、孙复之余波。《春秋考》十六卷,自明代以来,诸家皆不著录,故朱彝尊《经义考》注曰已佚。但《永乐大典》却独录其文,被《四库》馆臣辑出,经检校排比缀补,尚可得原书十分之八九,是为今本。文内大旨在申明所以攻驳、排斥《左传》《公羊》《谷梁》者,实际上皆本于周之法庭制作以为断,初非有所臆测于其间,故所言皆论次周典,以求合于《春秋》之法。其文辨博纵横,而语有本原。同叶氏其他几部《春秋》学著作一样,此书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春秋传》二十卷全书文笔流畅,持论谨严。对前儒旧说多所匡正;虽概以礼论当时之过,却不能尽礼之制,尤为肤浅等;论刘敞《春秋权衡》及《春秋意林》诸书,对其观点则褒多于贬,认为刘氏所论渊源允正,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颇多等等。所以,此书实际上对北宋时期诸儒有关《春秋》学著述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评价。
社会贡献
绍兴十年(1140年),叶梦得为资政殿学士、兼福建安抚使。后辞官归,退居湖州光山石林别馆。学问洽博,工文词,间有感怀国事之作。其文词风格接近苏轼。好蓄书,南渡以来筑别馆于石林谷,建藏书楼以贮书,藏书总量逾十万卷以上,史称“极为华焕”,与宋宣献同称两大藏书家。绍兴十七年(1147年),其家遇火,藏书楼荡为瓦砾,十万卷藏书化为灰烬。次年遂忧病卒。他提倡建公共藏书楼,以供众人阅读。他建“紬书阁”,取太史公金匮石室之意,以藏公用之书,列藏书目录于左方,具有公共藏书馆之性质。作有《紬书阁记》,专记其藏书之故实。
主要作品
水调歌头(渺渺楚天阔) (今古几流转)(霜降碧天静)(江海渺千里) (秋色渐将晚) (河汉下平野)
八声甘州(故都迷岸草) (又新正过了)(问浮家泛宅)
念奴娇(故山渐近) (洞庭波冷) (云峰横起)
满庭芳(麦陇如云)(枫落吴江) (一曲离歌)
满江红(一朵黄花) (雪后郊原)
应天长(松陵秋已老)
浣溪沙(小雨初回昨夜凉) (睡粉轻消露脸新) (荷叶荷花水底天) (休笑山翁不住山) (绛蜡烧残夜未分) (绿野歌欢喜见分)
鹧鸪天(一曲青山映小池) (不怕微霜点玉肌) (夹路行歌尽落梅) (小雨初收报夕阳) (晓日初开露未晞)
点绛唇(高柳萧萧) (缥缈危亭) (山上飞泉)
木兰花(花残却似春留恋)
江城子(芙蓉开过雨初晴)